过滤如何分类?其机理是什么?
(1)过滤的分类
按水流方向可分为降流式、升流式、升流与降流混合式、水平流式滤池;
按滤料可分为单层滤料(滤料粒径较大,滤速降低)、双层滤料、混合滤料滤池;
按滤料冲洗方式分为固定床式滤池和移动床式滤池;
按驱动力分为重力式滤池和压力式滤池。
(2)颗粒的去除机理
水中的细小颗粒粘附于滤料的表面,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被水流携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或接触;二是颗粒与滤料接近或接触后,依靠哪种力使其粘附在滤料表面上。
1)颗粒迁移。在过滤过程中,滤层孔隙中的水流一般属层流状态。被水流携带的颗粒将随着水流流线运动。颗粒飞离流线与滤料接近,由拦截、沉淀、惯性、水动力及扩散等作用引起。
颗粒尺寸较大时,流线中的颗粒会直接碰在滤料表面产生拦截作用;
颗粒沉速较大时会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流线产生沉淀作用;
颗粒具有较大惯性也会与滤料表面接触;
颗粒较小、布朗运动较剧烈会使颗粒扩散到滤料表面;
滤料表面速度梯度的存在使非球形颗粒产生转动而与滤料接触。
上述作用会同时存在但只能做定性描述。
2)颗粒黏附。颗粒粘附是物理化学作用。颗粒在迁移到滤料表面时,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相互作用下,并在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的作用下,被粘附于滤料表面,同时也产生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对于在过滤过程中,滤料层中悬浮颗粒截留量随着过滤时间和滤层深度及水头损失而变化的规律,研究者们也提出了不少的模型,但涉及水温、流速、水质、滤料与级配、颗粒的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很复杂,在设计和运行中往往要根据实验或经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