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时间:8:30-18:00

首页 >口才训练

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的思维逻辑能力

发布时间:2022-10-18 10:19 字数:1862字 阅读:125

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的思维逻辑能力?在一些公开讲话的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啰啰唆唆说了大半天的话,下面的听众却听不懂。正当人们极力想弄明白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时,讲话者却结束了自己的讲话。这样的讲话者是令人生厌的。因为,他们讲话没有逻辑,没有归纳出自己所说内容的重点,让人根本搞不懂他在说什么。

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的思维逻辑能力

当众讲话,逻辑一定要严密、有条理,保持思维的清晰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将自己讲话的目的清楚地表达出来。思维形式其实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我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规律。

这些规律要求我们在进行当众讲话时保持同一性,不能互相冲突,不能模棱两可,而是需要充分的依据。这些是讲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要求,必须贯穿于我们讲话的每一个环节中。保持清晰的思维,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具有逻辑性,如此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逻辑清晰地讲话,要懂得归纳要点。如果随意组织语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自己感觉对方理解了,其实别人听得晕头晕脑,完全不知道你的重点是什么。所以,讲话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形成建立信息点的意识。

在讲话之前,可以想一想:我需要向听众传达哪些信息点?如何才能最简练、最有效地把这些信息点传达出来,尽可能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用最简洁、不重复的语言表达最全面的信息,不要过多地考虑修饰、铺垫,这些只会增加对方的理解成本。你要做的是,让对方能够立刻意识到你要传达一个什么信息,这个信息的内容是什么。

讲话有逻辑性,最常用的一个技巧就是“要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对于复杂信息的理解,最根本的模式是分类。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一段复杂的内容时,你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对其进行分类:这段话讲了什么?可以分成哪几块?每一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紧接着,你可以把这段复杂的内容进行归纳,转化为有效的信息点,从而有序地储存进大脑。所以,简单直接地说自己要传达什么信息和这个信息有几个要点,可以让对方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心理预期,让对方知道你要讲的是什么事情,范围是什么,对方需要调动起大脑中哪些相关的信息来更好地理解你要说的内容。

比如,你可以用这样的模式讲话——我总结了下面三点: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这样讲话非常简洁、直接、有效。需要注意的是,阐述要点的时候不要超过四点。因为人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四个单位的内容,超过四点的话,会令对方感到超负荷。各个要点之间在逻辑上必须彼此独立、互不交叉,否则会给人十分混乱的感觉。

同时,每个点只讲述一件事情。如果过于复杂,就把多件事情合并成一件,分层次讲。倒推法沟通中,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话,没有考虑对方想听到的内容是什么。这是许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具体来说,如何才能增强自己话语的逻辑性呢?

1.有理有据

当众讲话需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当你提出一个观点后,需要有大量的材料来论证这个观点,让听众听了觉得很有说服力。当然,你所寻找的材料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如此,讲话才能做到事真、情真、理真,也才能令人信服。

2.中心明确

要明确自己讲话的目的,你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偏离自己预先设定的目的。每一次讲话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不能随便变换中心主旨。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必须明确,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模棱两可。你在讲话中需要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这些也需要明确,绝不能似是而非。如果你的话语陷入了含糊其词的境地,就会让听众难以琢磨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3.前后一致

在当众讲话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相矛盾。比如,“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这句话就是表达有误,“基本上”和“完全”是两个逻辑意义不同的词语,“基本上”的意思是绝大部分但绝不完全,如此理解起来,这句话就是自相矛盾的,讲话者也难以自圆其说。

4.用序数词

讲话内容的要点应按时间、空间、重要性等方面组织语言,分成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最后等形式来讲。千万不要一大段一大段地讲话,那样容易让人听得发晕。

5.多用连接词

当我们说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多用一些连接词。比如,“首先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制定明确而实际的目标”,明确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体现较强的逻辑性,使整个语言表达过程层次分明。

那么,在当众讲话中,就应多用“因为……所以……”“只有……才……”和“如果……就……”等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句型,把你所要说的东西串连起来,连贯性强了,才显得具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