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质量管理做法。在整个组织中建立和维护优秀的质量管理文化,使每个人在每个环节都自觉地确保工作过程的质量和工作成果的质量。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便于有效地开展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项目规划和产品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质量要求,把质量融入项目规划和产品设计中。质量首先是规划和设计出来的。
在项目执行和产品开发中,必须严格执行事先规划和设计的工作过程,并做必要的持续改进来保证质量。在交付工作成果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检查以发现和纠正缺陷。在
工作成果交付之后,还要通过用户调查等方法来了解客户满意度,包括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产品缺陷。这都属于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包括: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才是最节约成本的方法,因为可以避免返工、避免废品等。通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保证产品符合既定的要求,从而防止发生因产品不符合要求而带来的相关成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与零缺陷管理其实是一回事。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不可能绝对不犯错误,没办法绝对地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和“零缺陷”。但是,它们是人们的终极追求,可以不断地接近。
·质量是免费的。使质量合格所得到的回报,通常都要大于所付出的代价。这是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的观点。他写过一本书,书名就是《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 Is Free)。他也认为,质量成本是用失败成本来衡量的。如果第一次就使质量合格,那么失败成本就是零。这也意味着质量是免费的。
·预防胜于检查。通常,在预防上花钱比在检查上花钱,效益要好得多,尽管一定程度的检查仍必不可少。
·持续改进或凯思恩(Kaizen)。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后者是日本语中的“改善”的音译。通过持续不断的小改进积累成大改进,往往比瞬间的大改进更有价值。瞬间的大改进不可能每天都取得,更何况大改进往往要付出大的代价。持续改进中也包括杜绝浪费的重要理念,即通过不断改进过程来减少浪费。这个理念是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的核心。精益管理强调消灭一切不创造价值的资源消耗。
·准时制(零库存)管理(Just In Time,JIT)。它本来是一个用来降低库存成本的方法,是财务会计中的概念,但也可以用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是零库存,没有多余的材料,就促使人们更注重质量,力争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力争零缺陷。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强调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产品质量就会出错。每个员工都要参与质量管理,任何一个人出错,产品质量就会出错。全面质量管理发源于美国,在日本得到了最成功的实践和发展。
·管理者对质量负85%的责任,而工人只有15%的责任。质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所建立和维护的管理系统,而不是每个工人的个人努力。